5月13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集体备课会在昌平校区辅导员发展中心举行。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晓艳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要点。在 AI 技术浪潮的冲击与挑战下,将更加注重课程的实效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引入更多真实生动的案例,鼓励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激发学习主动性。
生命学院辅导员李佳洳分享了2025年春季学期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集体备课会的学习成果。团队成员就课程人数设置、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选择展开讨论,并探讨了AI技术与现有资源在教学改革中的融合路径。
心理中心专职教师牛丽丽展示了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适应》的示范课程。课堂设计通过“实时互动—理论教学—案例解析—具身体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运用生态系统的视角审视自我成长,体悟影响适应过程的多重因素,鼓励同学们更好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积极因素,在大学新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集体备课会是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有效载体。未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将继续秉持 “以学生为中心” 的理念,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升级。团队将以更专业的素养、更高效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为学校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根基。
心理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此次备课会。
【照片】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第一次备课会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h8gAZFj2ADlCmDRoKnokA 提取码: a3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