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文章

北京化工大学优秀辅导员-吴星

日期:2018年11月15日 12:00

用爱心引航 用能力护航

——化学工程学院吴星同志事迹材料

吴星同志,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自2011年入职以来,他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秉持“以学生成长为本,为学生成才服务”的理念,恪守成为学生“知心朋友、人生导师”的信念,好学重教、勤勉尽责、务实创新,取得了许多的实效和荣誉,成为学生爱戴、领导看重、同事敬佩的教育工作者。

他勤于学习,将自身素质与学生需求相匹配

吴星同志常说“仅仅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不够的,更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匹配上了才能发挥作用”,于是他依据不同生涯阶段、不同特征类别、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现实需求,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先后参加了教育部、北京市等的多项培训,成为了创新创业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校生涯导师等。他也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学校等多项课题研究,撰写和发表了多篇高校学生工作论文和工作案例进行总结和凝练提升。在学校,他还开设了大学生学业发展辅导课等校级通识选修课,参与创建了就业中心求职训练营等就业培训课程体系。

为了贯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升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吴星同志也于2015年2月前往美国罗格斯大学工程学院进行交流学习,探索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他总是在不断学习提升的道路上!

他精于工作,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吴星同志一直强调,学业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学业发展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他在学院充分结合专业特色,深入调研了解学生需求,以第一课堂创建学风、以深度辅导激励学风、以精品活动促进学风、以朋辈力量引领学风,构建了“三维框架”视角,探究和实践学业发展辅导的“三加强、三着力、三突出”模式:基于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加强学业引航力度,着力活动载体辅导,突出“参与式辅导”功能;基于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加强深度辅导力度,着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需求,突出“以生为本”理念;基于不同发展方向的特点,加强团体辅导力度,着力分类发展辅导,突出“朋辈互助”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三学生张某,对自己的发展比较迷茫,通过“我与科研面对面”活动的导师宣讲、实验室参观、主题研讨和项目设计等环节,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科研意向,联系了教授导师,并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丰富了科研经历,最终留在学校攻读研究生,他现在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化工设计工程师。

吴星同志也持续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发展,对高校就业工作有较深的认知,拥有丰富的培训和咨询指导经验。他成立院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构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服务体系,根据就业分析与关键点控制EACCP模式,通过形势政策、自我认知、行企职认知的就业分析和就业信息获取、简历、笔试、面试、签约派遣等关键点的控制来实现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他所带的2015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9.39%,在保证就业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他善于创新,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践行者

吴星同志常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一直是他研究的重点。2015年9月新生入学,他以宿舍为抓手,启动了“辅导员宿舍早晨计划”,以此为平台,走到宿舍学生中间,走入宿舍学生心间,积极开展新生宿舍建设。这是辅导员每天与一个宿舍的互动计划,包括“辅导员宿舍晨跑计划”、“辅导员宿舍早餐计划”、“辅导员宿舍愿景计划”三个部分。看似简单的计划蕴含着辅导员与宿舍成员的相互认知、情感沟通,和谐宿舍建设,适应性辅导,学风引领,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是辅导员成为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独特育人平台,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吴星同志也在不断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建立学院“学业发展中心”,根据学生第一课堂课程大纲,选取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典型的问题及重要的技能等,由学生朋辈开展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案准备等,最终录成视频并后期制作形成“朋辈微课”,充分利用了学生碎片化时间,贴近学生,打造揣在口袋的课程、可以移动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不是工业,把产品以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出来;教育是农业,给予作物适当的土壤、养分和阳光,他们就能自己成长。吴星同志常说,在这个层面上,他愿意做一名认真的农民。他勤恳耕耘、默默奉献,将教育视为自己终生事业;他既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服务者,更是教育者,用生命去影响生命。他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