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文章

【中国研究生】砺志军营 寻梦校园 ——记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杜湖泽

日期:2012年03月07日 12:00

初冬的北京化工大学校园里,金黄色的银杏叶铺就出一条条金色的大道。在学校举行的“践行‘北京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宣讲大会”的现场,有一位演讲者身姿挺拔,脸上写满刚毅,全身散发着军人特有的气质,而讲起自己的故事时又略带羞涩。他叫杜湖泽,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2005年,大学在读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某边防部队的一名战士。在部队服役期间,他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从部队退役返校复学后,他勤学苦读考取了研究生。在这不平凡的经历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杜湖泽出生于甘肃省的偏远农村,如果他要回家,得先坐21个小时的火车,4个小时的班车,再坐1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最后还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回到黄土高原上那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小村庄。

2004年,他如愿被北京化工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家乡人来说,能到北京上大学,他是幸运的,也是值得骄傲的。然而,大都市的富贵繁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是他记忆最深刻的,因为他经常会为捉襟见肘的生活费发愁。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都得精打细算到每一角钱,每次吃饭时,他都要很注意,以免把第二天的伙食费花掉。

虽然生活拮据,但他一直开朗热情,乐观向上,尤其是在学习上,从来没有一丝懈怠,他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了学校的图书馆里。杜湖泽说:“虽然生活比较艰苦,但是我从不自卑,而且周围的同学也都对我很好。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要刻苦学习,汲取知识,将来才可以做一个有用的人。”

“虽然我是贫困生,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一直受到国家、学校和同学的帮助和关爱。”大一中秋节的时候,杜湖泽在超市转了很久,还是没有舍得为自己买一块月饼。当他回到宿舍,收到学校为每位同学发的节日餐券、月饼、水果,心中满是温暖和感动。“每次过节,学校都会为我们精心准备过节的食品和水果,这些点点滴滴,看似平淡,但对远离家乡的学子,尤其像我这样的贫困生,收到的不只是一份简单的节日礼物,更是一份深入心扉的温暖。”对于国家、社会和学校,杜湖泽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国家和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如同涓涓细流,滋润心田,使我能够坚持完成学业。”在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志愿活动中,常常会看到他奔波的身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将来能用我毕生所学回报学校和社会。” 

边防部队里的学生战士

2005年,得知国家面向大学生征召义务兵的消息后,到军队去历练人生、报效祖国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杜湖泽决定参军入伍,到内蒙古某边防部队服役。

边防部队的条件异常艰苦,入伍当天,杜湖泽和他的战友下火车换乘汽车,一路向北疾驰四个小时到达了服役部队。“车窗外由树木林立慢慢变成了光秃秃的草原,一下车,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如同锋利的刀子划过脸庞,很不适应。”

“部队位于半沙漠化的草原地带,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冬天有雪尘暴,春天有沙尘暴;夏天的中午穿着背心睡觉,晚上却穿大衣站岗;六月份长树叶,九月底全掉光;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说起最怀念的事情时,他笑着说是“苦涩的水”。部队的水是苦涩的,但是这苦涩的水对于曾经待在边防部队的杜湖泽和他的战友而言代表生命的力量。每次训练完,由于天气寒冷,汗还来不及蒸发就结成了冰,眉毛以及额前的头发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数小时的体能训练后,他总会冲进水房,打开水龙头,直接畅饮那苦涩的水,对他而言,那是甘泉。

执勤、野外潜伏是杜湖泽和战友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一月份是边境线上最寒冷的季节,但是这时候执勤的任务更加繁重,外面雪厚没膝,狂风呼啸,将近零下二十度,劳累、饥饿和寒冷考验着他们。这样的天气,杜湖泽和战友们都会穿好大衣,戴上棉帽,拿好步枪,从下午到第二天早晨,观察边境线上发生的情况,执行潜伏任务。“深夜时,又饿又渴,我们打开随身带的方便面咬几口,要喝水时,才发现水早已结成冰,口渴难耐的时候,我们就吃雪止渴。曾经就有战友在野外潜伏时被冻坏身体。”战士们的脸经常从黄色变成红色,从红色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白色;清晨,身上早已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

“由于在新兵训练中成绩突出,我被团部选派去参加军区侦察兵集训比武,那是两年一届的军事竞赛,参加人员大多是两年以上的老兵。与他们相比,我的训练成绩比较差。于是我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先跑四公里,再去参加全队的训练。为了提高单兵技术,我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跑到野营的帐篷后面接着练。那段时间,我的体重下降得很快,但是体能却上来了,也为所在团荣获全军区第三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边防部队的日子是单调的,由于部队执勤点固定的值岗人员待在一起太久了,每天都会出现四目相望而无话可说的尴尬;部队经常会碰到补给用光的情况,士兵们就到处寻找可以充饥的食物;边防军人每日彻夜不眠,把守着祖国的每一个边关哨卡,对于他们而言,白天和黑夜似乎不会分得那么清楚;很多边防军人和我们一样的年龄,但是他们却选择将青春挥洒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上……讲述这些的时候,杜湖泽充满了对战友的疼惜,但更多的是珍惜、幸福和自豪。

当兵第二年,杜湖泽从战斗班进入连部当通信员、传令兵,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繁重的工作,他每天坚持最早起床,摸黑穿好衣服,拿上马扎来到只有一盏昏暗灯光的楼道里,在别人尚在熟睡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一直坚持到他退伍当天。

虽然部队的生活条件艰苦,使用的工具落后,劳动强度巨大,但杜湖泽和战友们一直坚信他们能在最差的条件下,干出最漂亮的工作,他认为边防军人就应该有能吃苦,不怕吃苦的素质,这样才能保卫国家和人民。他说:“那里的环境,我们早已习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对,大步向前。”

当询问到他对国防的理解时,他说:“作为曾经的边防战士,我的国防意识是最强烈的,因为代表着国家尊严的界碑曾经就在我们眼前;作为一名戍边军人,我的国防观念是最牢固的,因为代表着国家安全的边境线曾经就在我们身边。当别人歌舞升平时,我们在边境巡逻;当别人酣然入梦时,我们在站岗执勤;当别人行走在繁华的都市,我们生活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边防线上。可以说,保卫国家,献身国防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即使陪伴我们的只有驯服的驼马,孤独的哨所,我们无怨无悔。” 

退伍后校园里的勤奋学子

2007年,杜湖泽圆满完成服役任务。退伍返校后,他将部队中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优良作风带到学习中来,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大学期间多次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毕业时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也正是因为当兵这段宝贵的经历,激励他继续向前。大三寒假时,他放弃了先工作改善家里经济状况的打算,作出考研的决定。说起那时候的决定,杜湖泽说:“读研是我人生的又一段奋斗历程,尽管我的军旅生涯已经结束,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与行动没有终点,军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激励我进一步学习知识,增强报效祖国的本领。这个信念将与我终身为伴。”

“那时候,由于复学回来没多久,我的学习基础薄弱。笨鸟先飞嘛,别人用半年时间复习考研,我决定用一年时间来准备。”大三寒假,他废寝忘食,利用整个假期时间来补习英语,光笔记就写了500多页,做数学习题用去42个笔记本……2010年,他顺利被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录取,成为一名研究生,又开始了他新的人生历程。

提到杜湖泽时,同学说,他是名军人,即使退役了,也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刻苦学习,提升综合能力,不断充实。

研一开学没多久,他就发现面对同样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他比别人接受得慢,“为了学懂,我决心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作为一名军人,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要坚决完成任务。”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他说:“每当我想松懈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苦吗,累吗?这相比军中跑十公里越野,雪天执勤侦查哪个苦,哪个累?每每想到那些边防战友,我就不觉得苦了,也不累了,就这样继续坚持下去。”

课余时间,杜湖泽还在学工部学生党建办公室做“三助”,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帮助和服务同学。在岗期间,他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策划和参与红***节、人人网“升华”俱乐部等活动,取得了较大反响。回想自己的工作,他说“那时候工作挺累的,经常会熬夜写策划,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那段时期的工作很有意义。”

虽然研一主要任务是课程学习,但他要求自己提前进入实验室,并主动查阅大量文献。他养成了查阅文献时记笔记的习惯,并把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及时写下来,到现在为止,他摘抄的文献要点和科研感悟已经记满了好几个本子。那是一些看着似乎有些岁月的本子,由于多次翻阅而变得略显破旧,本子上有不同颜色的笔圈注的痕迹,有些凌乱,但是又显得那么珍贵。从这里,我们看到是朴实的笨拙和勤劳的身影背后那种军人的坚持和坚韧的毅力。

杜湖泽宿舍的墙上张贴着“实事求是”四个醒目大字,这是他的座右铭。说起目前的生活和实验条件时,他说:“实验室的条件很优越,仪器设备都很先进。宿舍的环境也非常好。也许生活和工作中会有一些不如意,但这些与边防部队的恶劣条件和艰苦生活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我没有理由再有任何苛求。”

这样一位普通的研究生,有着自己的生活准则,离开部队已有四年,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退伍不褪色,而在他自己的标尺里,他认为自己依然不合格。在部队的历练是他人生的追求,他很感谢军队的培养,对他而言,两年的军旅生活,除了荣誉上的收获外,更多的是意志和品行上的历练。而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他说:“我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研究生》2012年第1期)